Recording the Way

感伤而活

2017/11/12

再次看过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让人感伤。一个对于男人如此死心塌地的女人,不知道在这样的世界里是否真的存在和存在过,这样的女人只在电视上面见到。《温州一家人》里面的王翠花和她的女儿周阿雨,《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里面的紫霞,如果再算上一个,则是《一生只爱你》当中的石小青。这些女人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忠诚,不是愚蠢,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善良,而是在她们的眼中,一个人一生需要的其实很少很少,只凭着自己的努力也能过一辈子。她们知道生活其实是很艰难的,一切的幸福是靠自己的辛苦和努力一点一滴换来的,她们认定了一件事情,就会坚定地做下去,不争不抢,不依不靠。她们有这样的信念:自己的幸福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同时,她们能够明白所有人的苦,避免与人冲突,不违抗亿万年进化得来的那种所有动物都有的本能,她们认定了一个男人,就会一直努力下去,她们不会总想着依靠他,在她们的观念里,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总会走,都是强求不得的。所以,当她们决定了与一个男人过一辈子,她们会千方百计地去为对方着想,去为对方做事情,去帮助对方,作为普普通通的人,她们也会有希望有人来爱护自己、照顾自己、安慰自己的想法,然而她们知道,这样的想法只是这样的想法,自己不会抛弃自己的已有而去追求别的东西。她们有责任感,她们努力,她们坚强,她们吃苦耐劳,她们很少抱怨,从来不会因为别人没有为她做什么而怨恨,即使心里面有了怨恨,她们也会把它消解掉,然后吞下去咽到肚子里。这些女人为人真诚,懂得体谅身边的所有人,她们热爱生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使生活伤害了她们,即使身边的人伤害了她们。她们也许在一些时间里会很生气,但是她们是讲道理的人,她们会给自己讲道理,她们用那种男人所没有的关怀和包容之心将气愤化解,因为她们最终懂得这样的事情,生活很艰难,每个人其实都身不由己,没有人是圣贤,人总是很狭隘的,包括她们自己,所以人总会不知不觉地伤害到其他人,所谓的气愤不值得刻在心里,就把它当作一阵风,吹过了之后就会平静下来,最要紧的不是让自己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伤心哭闹,而是自己来开导自己,给自己讲道理。只有做到了这些,一个人才能够做到这样子对待身边的人。

事实上,一个人怎么对待自己,就会怎么对待身边的人,这里说的对待,不是在感情上,不是在自我的需求上,而是在一个更高的层级之上,可以说是信念,可以说是理想,可以说是责任,可以说是担当,总之,是一种很多人觉得很虚的东西,事实上,也正是这种很虚的东西无形之中支撑和指导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华文明五千年,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人所固有的内在气质其实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一样,都是独特的。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彼此之间的独特?我想也许就是这种看似很虚的东西,它们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信念,一种信仰,一种自远古时代传承至今的理想。还记得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的一个片段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那跟咸鱼有什么两样!这也是再一次看到《大圣娶亲》中再次感动的地方。大圣在经历人世间的种种痛苦之后,最终体会到人世间的种种苦难,而这也是所有人正在经受的考验,为了化解这样的人间无形之苦难,大圣舍弃了人世间的情感,追随唐三藏到西天取经,来以此造福人们,而这也是大圣与生俱来就注定的使命,最终,在困难中大圣接受了它,让它化作不可磨灭的理想,由此决绝地走在了去西天取经的路上。

然而,大圣所舍弃的人世间的情感,并非因为无情,那份情感还留存在他的心底里面甚至刻地更深,在他转头看着城头上的夕阳武士和像紫霞一样的女人时,在他心里面所泛起的波澜,难以想象,这需要多么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支持他扭过头转过身朝西天的方向走去。

再次看了这部电影,不禁开始想,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排出这样具有深度却又极为委婉的电影?在看似无厘头之下掩藏了太多太多对人之苦难的叹息与感伤。一个人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他所自以为的那样,而人与人之间的诉求和冲突让很多本应简单的事情变得交错复杂,最终变得失控,而往往这样的场景来自于人的贪婪。比如牛魔王纳妾,比如铁扇公主幽会大圣,等等,他们的贪心与其他人的普通诉求之间开始冲撞摩擦,由此导致悲剧一步步升级,最终化为了所有人的灾难。而这种灾难的发生,其实仅仅是一个人心里面那种看似简单实则无法自我压制的想法和欲求。由此想到了那些抢劫、强奸、偷盗,以及一个公司里面的人事争斗,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欲求打破了所在生态圈的原有平衡,那么事情就开始变得混乱,进一步从前的“好人”也开始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这也就说明为什么在上学时候的乖乖女进入了工作几年之后,人就变了。还有那个杨大哥,读了两年的研究生不知道中间遭遇了什么样的经历,看人的眼神现在也不免让人心里开始打冷颤。

那么,一个人究竟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或许就是那种很多成年人们所不愿意提起的理想以及与之相似的那些看似很虚的东西。当理想化作为一种信念,当信念化作为一种使命,当使命化作为一种担当的时候,人或许才能真正明白,你所遭受的一切苦难是注定的,是需要你勇敢承担的,它们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即使如此,你也要坚强,也要勇敢,更要坚守信念,坚定决心,鼓足勇气往前走。而这里所谈的到理想,不是为了追求某件东西某个人某些事,它应该是那种至虚的存在,那种为了他人而寻求的自我存在。就像毛主席的信念:为人民服务;就像习近平的信念:让所有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等等。由此来看,一个人的理想不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而应该是由外而内的。也就是说你的付出是要为了外在的那些东西,让这种追求化作为内在的动力。人之意义,或许就是要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好的东西,创造一些好的事物。人,终将逝去,试想当你离开之时,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或许最终你可能这样想,终究,这是你的世界,属于你自己的世界,你不在了,与你而言它们也就不在了。毁灭它还是造福它,这是一个需要好好思量的问题。

然而,这个问题有一些伤感,但正是因为伤感,它才显得很美很奇妙。在开头说,人要伤感地活着,因为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生之苦难才开变得伤感,由伤感变得深沉,由深沉变得智慧,由智慧转变为一种精神,那种只为他人只为减少人们生之困难的精神。释迦摩尼、圣雄甘地、耶稣,这些人值得每一个人敬仰,敬仰他们的智慧,更敬仰他们的精神。

CATALOG